为了节省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点击右侧
专业治疗类风湿的医院
首页 > 典型病例

治好了风湿病,收获新生命

  患者资料:祁女士,45岁,安徽人,风湿性关节炎10年

  病史:对称性多关节疼痛和肿胀10年,受累关节包括双手近指端、双腕、双肘、右肩、双脚趾、双踝、双膝、双髋、颈椎关节。病人自诉关节疼痛多年,伴有晨僵感,目前双手指及脚趾多个关节出现变形,行动不便,不能提暖水壶,生活自理困难,由于关节疼痛严重,刚发病时在当地医院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并给予强的松及一些中成药治疗,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老是反反复复,几年后病情越来越重,关节受累较多,且部分关节有畸形,多次去当地医院治疗用药缓解不明显。且双膝、双髋疼痛明显,下蹲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于2012年4月初经家人多方打听到我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于4月10日来我院就诊,由我院医生胡晓华主任诊治。

  检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1、2、3近指端关节肿胀畸形,双腕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双肘关节肿胀,右肘关节不能伸直,右肩上举困难,双脚趾关节畸形,双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双膝关节肿胀压痛,浮髌试验阳性,下蹲困难,双髋关节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8*109血红蛋白:86g⁄L 血小板:337*109

  血沉:63 mm⁄h 类风湿因子:260IU⁄ml 抗CCP抗体:130u⁄ml。

  双手X线正位片示:双手部分近端及掌指关节间隙融合,半脱位状态,腕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

  双膝B超示:膝关节退变,双膝滑膜增厚,并伴有少量积液。

  治疗过程:受累关节双手掌指4、双腕、双肘、右肩、双踝、双膝、右髋关节给予“免疫技术”治疗。

  患者健康情况:
  1. 治疗1个月后:患者诉关节疼痛有所缓解,且右肘关节可伸直。下蹲困难较前有所改善。

  2. 治疗2个月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下蹲自如,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示:293 *109血沉40 mm⁄h 各项炎性指标均较前好转。

  3. 治疗4个月后:患者偶受凉后会感觉关节略有酸痛,复查各项指标血常规已在正常范围内,血沉20 mm⁄h。

  4. 治疗6个月后患者回电告知已无明显症状,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建议逐渐减药至停止治疗,观察看,平时注意保暖。

  免疫技术按照风湿病患者早期、中期、晚期等发病时期具体病情的不同,将该体系中的“免疫技术”进行科学联合,不仅能有效风湿、类风湿,还能为广大的患者朋友在治疗时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花费。

 

  免疫技术显著疗效三阶段

 

  个阶段:微循环通畅,滑膜炎症消除,2-3小时疼痛、晨僵明显缓解。患者的手指、脚趾、膝盖各方向活动受阻情况会明显缓解,患者会直接的感觉就是疼痛和晨僵会较快消除。

  第二个阶段:滑膜增生消融,受损关节修复,3-5天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并发症好转。由类风湿引起的关节肿大、活动受限及神经组织受压迫等症状基本解除。非甾体类抗炎药逐步停止服用。胃肠不适、肝肾损伤、精神恍惚、贫血、消瘦等明显得到改善。

  第三个阶段:症状消失,恢复健康体魄,患者基本处于临床健康及痊愈状态,这一阶段已经解除了病变组织的病根,患者的各种身体不适症状会消失,体质也得到了良好的调节,2-3个疗程系统治疗健康后不在受气候影响,出现怕风、怕冷、怕凉现象。

  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无痛苦,疗效较快。是21世纪治疗类风湿疾病可靠技术。

 

专业诊疗设备

技术差异就是疗效差异

热点关注

在线咨询>

量身制定、医患共识合理的诊疗方案

请认真填写您目前的症状,辽宁京城类风湿医院将从患者的病情、经济条件、既往治疗史等进行逐一排查、筛选、分析,率先实行“量身制定、医患共识”合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1是否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2患者年龄?
  • 35岁一下
  • 35-45岁
  • 45-60岁
  • 60岁以上
3不适症状有哪些?
  • 关节疼痛明显,疼痛、酸胀致睡眠质量不高
  • 颈、四肢关节活动受限
  • 关节变形、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自理困难
  • 其他不适症状
4确诊时发病原因是什么?
  • 遗传
  • 外伤
  • 感染
  • 其他或不知道
5病情发展到八大阶段的哪个阶段?
  • 组织液渗出—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 组织纤维性粘连—组织钙化
  • 关节性强直—关节腔骨性融合—畸形
  • 太专业,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阶段
6既往治疗史:
  • 综合医院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
  • 注射生物制剂
  • 轻信浮夸宣传盲目治疗
  • 其他
7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 低下(贫困)
  • 中下等
  • 中等
  • 中上等
8对于“诊疗新模式”您对哪些有质疑?
  • 治疗效果
  • 长期保障治疗
  • 治疗费用
  • 其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