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医生组代表荣耀参会并接受“检阅”
2015年6月27日-28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类风湿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京沪沈会诊专家、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和天津市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风湿病高等级学术会议 暨第五届疑难重症风湿病学术会议”在行业北京顺利举行。栗占国、施桂英、李明、刘湘源、伍沪生、阮雪锋、吴东海…等行业20余位医生、近500名与会代表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秉承“打造精品,服务临床”的理念和宗旨,受邀参加的医生学者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红斑狼疮等风湿常见病的治疗问题和诊断思路进行了精彩学术演讲,同时,科研医生组代表李明医生就目前风湿类风湿等类风湿的临床治疗过程和病友做了相关学术报告。学术氛围浓烈,可谓是医学界的一场医学盛会。 1、诱导缓解不,维持治疗不达标导致疾病处于慢性活动状态;2、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和反复活动造成疾病危害加重,造成关节变形,行动受限甚至残疾。 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类风湿科医生栗占国指出:“随着对风湿病的关注度的加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发生了巨大改变。已不再是单纯靠药物维持的时代。” 2)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风湿科施桂英医生 再次提出“调节T淋巴细胞的平衡对治疗类风湿的重要意义” 会上,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风湿科医生施桂英演讲中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和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分不开,而T淋巴细胞(Th1、Th2失衡)出现异常则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罪魁祸首。所以,调节体内T淋巴细胞,致使其平衡,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重要意义。” 免疫技术科研组代表李明医生 此次风湿病学术医学盛会,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类风湿科栗占国医生,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类风湿科施桂英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类风湿科刘湘源医生,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风湿科伍沪生等业内医生。李明医生作为免疫技术科研组代表,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在大会现场,李明医生针对免疫技术近年来的治疗情况和患者情况等高规格、高的提问和讨论进行了数据化的时时报告演讲。 会上,免疫技术科研医生组代表李明医生指出:“免疫技术是我国类风湿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是针对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在关节,根在免疫”的发病原理所研发出来的。自2012年投入临床应用以来,临床治疗明显提高,在98.6%以上,反复发作率大大降低,不到4%。” 李明医生还指出:“免疫技术通过‘1、利用活性肽对关节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的高溶性,较快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使患者疼痛、肿胀、变形等症状短时间内消失。2、提取患者体内部分异常的T淋巴细胞,进行净化、诱导、激活,较快将体内的T淋巴细胞(Th1/Th2)恢复到正常值水平,从而充分调节免疫系统,有效控制了类风湿疾病的发病原因’这种标本兼治的治疗模式,从“内”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止反复发作。” 大会现场图集锦
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科医生栗占国讲话现场
图: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类风湿科医生施桂英演讲现场
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类风湿医生栗占国与京沪沈会诊专家医院风湿科医生施桂英
荣耀参会并接受高规格“检阅”
图:免疫技术科研医生组代表李明医生
图:从左到右分别为,阮雪峰医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医生、免疫技术科研组代表李明医生
图:从左到右分别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类风湿科刘湘源医生、免疫技术科研组代表李明医生
图:第五届疑难重症风湿病学术会议现场
图:第五届疑难重症风湿病学术会议现场
图:免疫技术科研组代表李明医生与行业风湿病领域人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