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点击右侧
专业治疗类风湿的医院
首页 > 医院动态

【学术总结】2024第四届类风湿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扩间隙·解受限”临床康复成果展

  临床上不少类风湿患者深陷:单一药物治疗病情难控;小针刀治疗易复发;关节置换风险高、创伤大的困扰,以致求医无门,最终关节变形致残的境遇。随着现代微创医学的发展,超微创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的临床普及,为众多中晚期活动受限类风湿患者开辟了“非手术”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新路径。

  为进一步规范中晚期类风湿临床诊疗路径、加快前沿技术的推广普及,增加患者康复信心,10月26日,《2024第四届类风湿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扩间隙·解受限”临床康复成果展》在中国·沈阳圆满召开。

图片1.jpg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红星教授、沈阳保髋类风湿医院杨哲院长等专家受邀出席会议,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类风湿患者共同见证了此次盛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北京知名教授解析

  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VS传统治疗手段

  会议初始,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红星教授针对《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VS传统治疗手段》展开学术分享。

图片2.jpg

  传统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能够祛除关节表层炎症,在类风湿早期和急性期,止痛效果不错。但由于不能祛除关节腔深层炎症,致使当病情发展至出现骨赘增生、软组织粘连以及关节间隙狭窄等复杂情况时,传统药物无能为力。

  小针刀疗法在解除软组织粘连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但小针刀疗法存在着难以忽视的局限性,其操作过程属于盲视操作,这就导致了视野受限的问题,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病灶情况,进而容易遗留部分病灶,影响治疗的彻底性。

  关节置换手术也是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手术主要适用于骨质已经完全融合变形的患者。对于仅仅是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而言,关节置换手术并不适用。

  所以,超微创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应运而生。在超高清可视系统支持下,360°精准操作,祛除关节腔炎性增生物、松解粘连组织、刨削增生的骨赘,有效恢复关节活动间隙,解除活动受限。实现了中晚期活动受限类风湿『扩受限/解受限』的新突破。

 

  类风湿专病院长

  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治疗中晚期实例分析

  最后,杨哲院长结合几例中晚期活动受限类风湿康复案例,从患者过往治疗史,病情分析、专科诊疗方案,康复效果等方面做出全方位详细分析,帮助患者建立规范诊疗观念、树立康复信心。

图片3.jpg

 

  媒体采访

  北京知名专家肯定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

   与传统针镜技术相比,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优势明显:一是超高清成像,精准确定病变位置,大幅提高手术精准度且避免伤害正常组织;二是精细化操作,治疗效果好;三是超微创,患者恢复时间缩短,节省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安全性。该技术以高清可视化、超微创化、精准化等特点,为中晚期活动受限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与希望。

  此次学术交流会议,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中晚期活动受限类风湿的治疗重点在于扩大关节间隙;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超微创可视4K关节内镜技术的高疗效。该技术有效突破了传统单一药物、小针刀、手术等治疗方式局限性,为中晚期活动受限类风湿患者“非手术”实现治痛解限防残开辟了新路径,是医学领域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专业诊疗设备

技术差异就是疗效差异

热点关注

在线咨询>

量身制定、医患共识合理的诊疗方案

请认真填写您目前的症状,辽宁京城类风湿医院将从患者的病情、经济条件、既往治疗史等进行逐一排查、筛选、分析,率先实行“量身制定、医患共识”合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1是否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2患者年龄?
  • 35岁一下
  • 35-45岁
  • 45-60岁
  • 60岁以上
3不适症状有哪些?
  • 关节疼痛明显,疼痛、酸胀致睡眠质量不高
  • 颈、四肢关节活动受限
  • 关节变形、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自理困难
  • 其他不适症状
4确诊时发病原因是什么?
  • 遗传
  • 外伤
  • 感染
  • 其他或不知道
5病情发展到八大阶段的哪个阶段?
  • 组织液渗出—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 组织纤维性粘连—组织钙化
  • 关节性强直—关节腔骨性融合—畸形
  • 太专业,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阶段
6既往治疗史:
  • 综合医院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
  • 注射生物制剂
  • 轻信浮夸宣传盲目治疗
  • 其他
7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 低下(贫困)
  • 中下等
  • 中等
  • 中上等
8对于“诊疗新模式”您对哪些有质疑?
  • 治疗效果
  • 长期保障治疗
  • 治疗费用
  • 其他
在线咨询